网上曾经有一个问题问道:如果朱标造了老爹朱元璋的反,结局会怎么样。下面的回答也几乎可以说是各显神通。不过,大家几乎都一致地认为就算是朱标干了“谋逆”这样的重罪。朱元璋也一定只会轻描淡写地说一句:我的好大儿,你不要着急嘛,早晚都是你的。
那么,朱元璋为什么对朱标这么好。朱标又凭什么能够让杀人如麻、权利欲极强的朱元璋变得如此慈祥?要知道,除了朱标以外,朱元璋对其他几个儿子几乎也就是那样。根本谈不上有多好。为什么朱标可以如此与众不同呢?
(相关资料图)
朱标出生于龙凤元年,也就是元至正十五年。当时朱元璋还只是元末诸多农民起义军将领中的一个。再加上小明王韩林儿一直对手底下的众位将领有意无意地提防。这使得朱元璋在平时的时候不得不多加小心。
当时因为朱元璋正在前线,他的发妻马皇后被暂时寄托在商人陈迪的家里。当时的马皇后已经怀有身孕了。不久之后就生下了朱标。说起来也是有趣,当年朱元璋特意下令,让自己的后代子孙起名都必须按照“木火土金水”的五行相生的顺序来。后来因为有的王爷家里生的孩子都太多了。现有的汉字已经不够用了。一些简单好写的字还要优先给皇帝一家选用。于是,明朝的各个藩王们便开始“各显神通”。最后竟然活生生地造出了很多本来就不存在的字。这些字到了晚清的时候,因为我国学者需要翻译化学元素周期表。当年的这些基本上没有人用的生僻字又被拿了出来。
所以,也有人戏称说:明朝的朱元璋一家在无形之中,为我国现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不过,在朱标这一代人身上,一切都还没有那么离谱。当时,朱标出生以后,朱元璋对自己的这个儿子十分疼爱。因为古人寿命本来就短,加上当时又在打仗。朱元璋觉得自己指不定哪天就死在外面了。这下有了儿子朱标,也算是有了一个后继之人了。一想到这一点,朱元璋就开启了“宠子狂魔”的模式。
朱元璋对于朱标的宠爱几乎可以说是毫无保留。在学业上,朱元璋为朱标找了当时的大儒宋濂和刘伯温等人当老师。在个人成长上,朱元璋也几乎无时无刻不把朱标带在身边。很多朱元璋军事集团中的秘密,也对朱标丝毫不避讳。朱元璋一心一意,想把朱标培养成下一个自己。甚至就连打仗的时候,都必须要让朱标参与进去才好。朱元璋还鼓励手下的大臣和将领们多与朱标往来。看起来,朱元璋巴不得这个儿子能够早早成器。
在后世的许多传说和故事当中,朱元璋和朱标可谓是古今皇帝与太子中的楷模。朱标作为朱元璋的长子,不仅被父亲寄予厚望。更是在诸位弟弟面前起到了表率的作用。诸位皇子成年以后,朱元璋将他们派往全国各地。
其中秦王秦王朱樉、晋王朱棡、燕王朱棣、周王朱橚等几个弟弟经常因为犯错遭到训斥。朱标为了劝谏父皇,经常深夜进入皇宫面见父皇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。这件事情要是放在别人的身上恐怕是绝对不可能的。但是,朱标不仅可以随时进宫面见皇帝。而且,无论他怎么说,皇帝也不会生气。
洪武十三年,当初教导过朱标的老师宋濂因为牵涉到了“胡惟庸谋反案”,被朱元璋追究责任。得知了这个消息,身为太子的朱标心急如焚。当时,按照朱元璋钦定的法律。宋濂的孙子因为和胡惟庸来往甚密,被打成同党。按照当时的规定,宋濂也要被处死。
于是,朱标赶忙进宫面见朱元璋,为自己的老师求情。朱标道:“宋濂虽然有教子不严的过失,但是他的罪孽远远不如胡惟庸大,况且他有恩于我们老朱家,处死了他,恐怕以后会被天下人耻笑。”朱元璋当时正在气头上,大声训斥了朱标。说自己的这个儿子如何如何不懂事。
此时,马皇后闻讯赶了过来。马皇后一看这爷俩的脸色顿时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。她立刻示意属下的人退出去。只留下自己这一家三口人在宫里。这时候,马皇后才慢慢地走过去轻轻地抚了抚爷俩的额头说道:“宋濂虽然有罪,但是,他的罪还是不至于被处死。况且,他也确实有大功于朝,教导了标儿,有恩于我们一家人。所以,对于他,应该要惩处,但是不用给予他过重的处罚。”就这样,经过朱标和马皇后的劝解,朱元璋最终免除了宋濂的死刑。改为将他流放到了四川茂县。
虽然平时朱标屡屡跟自己发生争执,但是朱元璋对于朱标的疼爱有增无减。后来,朱元璋想到了迁都。因为南京作为首都,位置实在是不好。整个南京除了长江几乎无险可守。而且要攻破南京城所倚仗的这唯一一条天堑,也非常容易。只需要顺着长江顺流而下,就可以拿下南京。
后来,朱标为了迁都的事宜远赴关中地区视察。最后的考察结果就是,朱元璋如果要将首都迁到西安,所耗费的人力财力将是整个国家的一笔负担。听了朱标的考察结果以后,朱元璋便开始犹豫了。后来,朱标也因为这一次去视察的经历,染上风寒去世了。
从此以后,朱元璋便再也没有过迁都的想法。
人到老年,朱元璋痛失爱子,这对他的打击很大,也令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冷酷。而与此同时,朱元璋也在尽快地选择和培养自己的接班人。只是,朱元璋最后选择了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允文立为“皇太孙”。但是,上天留给朱元璋的时间不多了。
他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一个合格的后继之君了。最后,老四朱棣发动所谓的“靖难之役”终结了朱标一脉的天下。同时也给历史留下了无数的遐想和叹息。
参考文献:
《“仁君”太子朱标》历史迷
《朱元璋与他的“烂尾朝局”》人生与伴侣
《皇太子的“生存困局”》万象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东方旅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